近日,南京市小学科学主题“科学探究活动的思维历程优化设计”教研活动在南京市樱花小学举行。
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南京市樱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健和南京市高淳实验小学邢益琼老师分别执教两节研究课。第一节课《造影子》,张健校长从学生喜爱的影子动画引入新课,以问题链的形式,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建构有关影子是如何形成、如何变化的认知,推动学生的思维历程发展。第二节课《点亮小灯泡》,邢益琼老师从学生熟悉的多个小电器原型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多个原型,概括出闭合电路的概念模型,在模型建构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经历思维要素,推进思维历程。
两节研究课后,课题组成员开展了以“看见思维的历程”为主题的沙龙研讨,由南京市上元小学王贤平老师主持。首先,执教研究课的两位老师分别解读了课例的设计意图,以及优化思维历程的策略方法。接着,秦淮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夏子玫老师分享了以“如何识别思维活动类型”为研究问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她强调教师首先应确认本课需要解决的研究问题是什么,再基于问题探寻具体的思维方法与策略。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叶兆宁指出思维历程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思维历程能否发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打通思维历程的通道。江苏省特级教师冯毅从立德树人与学科育人的视角,为参会教师介绍了课题组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最后南京市教研室杨健老师带来了主题为“科学探究活动的思维历程优化设计”中期汇报与展望的专题讲座。杨老师首先对张健校长、邢益琼老师带来的课堂展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两节课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剖析。接着带领参会教师回顾了课题研究的整体进程,并解读了科学思维历程优化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以及接下来课题研究的前进方向。